2016年开始启动智慧图书馆建设,至今已建成面向纸质图书服务的云图书馆系统、虚拟图书馆服务,以及面向数字资源的智慧图书馆门户和课程文献中心,并结合学校教学平台开发作业查重辅助插件等。此外,在硬件上进行了空间再造和设备升级。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造、升级,融合创新,促进了图书馆的服务转型,提升学生图书查找体验和数字资源检索应用,文献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在教学支持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以数据资产的方式,提升对资源典藏的管理,以数据挖掘、数据开放的方式,强化对资源的管理和有效使用。解决了图书馆资源“重藏难用”的问题。
2、通过资源整合将图书馆纸本资源、电数资源,两套资源管理流程、两种业务体系打通,解决图书馆各个系统之间互相隔绝,形成“信息孤岛”的问题。将图书馆的纸电资源统一纳入数据资源建设规范,并形成一体化的图书馆资源池。
3、通过接口总线、数据总线、业务总线建设,使硬件设备链接用户,并展现最佳软件交互服务。解决图书馆不同软件和不同硬件之间不适配的问题。
4、将不同类型、来源、载体的资源通过数据标准规范的加工,并融合成为图书馆自成体系的数据整体,可供图书馆再生产、再利用的“生产资料”。解决图书馆“有资源无数据”的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实现了对文献资源和数据的优化利用,可以根据学校各个学院的特点,制作学院数字图书馆,形成各类专题数据库,电子教参库、课程文献资源专题库等,并能通过开放接口将资源推送到网上教学平台等第三方应用。
课程文献中心是智慧图书馆的一个功能模块,它由多名担任相关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发起,共同维护,除了可以整合图书馆所有的文献资源外还可以添加外部资源链接和教师本人的教学资源,形成教学专题库,并可以直接推送到学校的moodle网上课程平台。
虚拟图书馆是运用先进的矢量图形技术,对馆藏文献资源和空间资源进行数据加工,可以让读者足不出户身临图书馆虚拟现场,对信息分类组织和服务内容一目了然。虚拟场景中图书位置和现实一一对应,读者既可以通过虚拟图书浏览图书信息和组织自己的个人虚拟图书馆,也可以通过虚拟图书馆快速定位所需图书的位置。
四、以“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理念指导,构建多元化学习空间
以“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理念为指导,在空间服务方面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空间,目前学校两个图书馆共有20多个特色学习空间,包括面向英语教学、信息技术、创客空间、研讨服务等,可以通过预约系统,自主预约。学习空间中引入VR设备、虚拟仿真设施、3D打印设备及配套教学软件供有需要的学生或教学需求使用。